您的位置:首页 >财经> 正文

科创中国│德马科技:智慧让物流更轻松

来源:东方财富 时间:2021-10-18 02:41 阅读量:15590   

“物流是一件非常‘沉重’的事情,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它变得更容易。”卓旭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了Made科技的使命,就像他“举重若轻”的态度一样。

从中文系毕业的学生,到有自己想法的某国有机械厂副厂长,再到现在掌舵的某科技公司董事长,卓旭走过了一条少人多的开放“小道”。

从机械化时代的输送滚筒,到自动化阶段的输送带和分拣机,再到智能时代的一整套输送分拣系统设计方案,Made Technology也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研发之路,正在向“智能物流”的新世界进军。

几经跨越,外界看到的是科技先行制造的勇气和事后证明的决定。在卓旭的心目中,“步法”就是“看得比别人早”,“技术永远是你脚下的路”。

今年上半年,Made的科技成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,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了88%和167%。葛月要去哪里?卓旭信心满满地表示,“一是在传统业务之外,要为新能源、半导体等行业提供更智能的工厂解决方案;第二,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,中国物流领域的高端设备将被带到更多的国家。”

探索:机器代替人力。

一个“冷知识”是,MADE Technology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物流,但其原名与“物流”无关。至于“Made机械有限公司”的“原名”,卓旭解释说,“当时我们准备在工商局登记公司名称,本来打算叫‘Made物流设备公司’,但是他们搜索‘物流’这个词很久了,根本找不到这个行业分类,还反复问我想开什么公司”。

“什么是物流?”上世纪90年代,不止一个人问过卓旭这个问题。“我一毕业就去了湖州的一家大型国有机械厂,在那里我开起了桑塔纳,拿到了一部手机。我的收入很好,厂长很看重。”卓旭描述了自己当时的情况。

平静而明亮,卓旭却不愿意这样做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接触到了德国、日本等国外先进的物流设备系统,大为震惊。“这么高自动化的系统怎么从来没有在中国出现过?”

“睁开眼睛”后,卓旭连续“游说”了老厂长三年,却总是被“什么是物流”这句话打发回去。他终于拍了拍大腿。“那我就自己来!”就这样,带着“机械设备”的名号和“物流大有可为”的信念,Made一头扎进了一个当时国内鲜为人知的领域。

第一个十年是德国和马来西亚从机械化到自动化。“这是Made的第一款产品。”卓旭把记者带到一个输送机滚筒前。“我们从1997年开始这样做。传统的生产工艺需要先用普通钢管车加工,不仅工艺复杂、成本高,而且在实际使用中效果不佳。后来我们率先尝试用模块化冲压件替代传统金属零件,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。像这样的压路机,我们现在一年要赚800万。”

尝到创新甜头的Made,把技术作为发展的基础。2003年,Made在上海成立了分拣技术研发中心。随后,重力货架系统、滑块式高速分拣机、交叉带高速分拣机等一系列产品相继走出实验室,成功帮助公司敲开了DHL、UPS、ZJS、顺丰快递等头部物流商的“合作之门”。

企业发展,在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。2005年前后,为了解决输送分拣设备无法实现批量生产的问题,Made Technology创新性地抛出了通过标准化模块构建个性化系统的思路。为此,公司专门邀请国外专家对工厂进行实地指导,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输送分拣设备的规模化生产。

技术在不断变化,但德国和马来西亚并没有改变初衷。卓感慨地说:“古往今来,包括修长城、建金字塔的巨型工程,都用了很多工具把石头运到工地。像过去的仓库一样,人们过去控制叉车,把物品放在货架上。现在,我们掌握了更多的技术手段,让物流更高效、更便捷,真正做到了以机代人。”

实践中学习:让机器更聪明。

远处有很多山,附近有小桥流水。3354有个洞。走在Made Technology的工厂里,颇有一种“外柔内刚”的感觉。随着一扇弧形门的开启,一个上千平方米的展厅缓缓展现在记者面前,德国、马来西亚第二个十年的许多技术成果都在这里得到了融通。在运输传输设备欢快的“咔嚓”声中,箱、托盘、分拣、垂直运输等系列产品“展现出神奇的力量”。

“智能物流,智能机器。”卓旭告诉记者,2018年前后,随着工业4.0和智能制造理念的普及,马德也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。“简单来说,就是用一些新的智能技术来赋能设备,慢慢从自动化过渡到智能化。”

据介绍,美达科技研发制造的自动化物流输送分拣设备涵盖了具有AI IoT技术的智能输送分拣机、拣选机器人、码垛机器人、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等。公司以穿梭机器人为核心,形成了智能集约仓储、货到提货一体化体系。借助基于物联网和云技术、大数据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远程维修诊断系统,马德最终实现了运输和分拣的一体化。

卓旭以某大型电商物流中心的运营流程为例。当货物到达物流中心时,它们首先被拆除并上架。密集存储后,机器人搜索订单并生成SKU;之后,一辆智能穿梭巴士被派遣去自动寻找货物。“由于有数百万个SKU和数百万个订单,这就要求自动输送分拣系统具有高效率、高精度和高稳定性。”

在展厅里,Made Technology生产的另一款主打产品——交叉带分拣机也格外醒目。卓旭形象地将其比作“高铁”。“选定的商品上车后会进行追踪,从而知道你是去南京还是北京。”

作为大型电子商务背后的技术支持者,MADE Technology为中国高效的物流体系保驾护航。“这也意味着,如果我们的设备出了问题,影响会很大。”如何防患于未然?传感器密集分布在整个物流系统中。

为马德的解决方案。

。“通过传感器把里面的电机、控制塔这些功能都实时传递出来,我们就可以提前知道它有没有问题。”卓序表示。

而研发则更像是技术进步背后的“推动者”,为德马的产品迭代开疆辟土。今年上半年,公司研发费用高达3319.08万元,同比增长38.4%。截至6月底,公司在智能部件和装备、物流机器人、智能输送和分拣、智能控制、智能驱动及软件等方面共获213项专利、30项软件著作权,其中发明专利24项。

发展中精进:潜下来、走出去

“物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。”卓序如是形容物流之于现代产业运行的重要性。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,2020年,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创纪录的833.6亿件,同比增长31.23%;2021年,我国快递包裹量更是有望突破1000亿件。

深耕于此的德马科技,也在与时俱进中积累了大量核心客户,其中既有像京东、苏宁、亚马逊、华为、顺丰、菜鸟、盒马鲜生、九州通等行业标杆企业,也有今天国际、达特集成、中集空港、范德兰德等物流系统集成商和物流装备制造商。

如何集结起这样一支“星光璀璨”的客户阵容?德马的秘诀是,为客户交出一把可靠的“钥匙”。卓序进一步解释道,“德马既做设备,又做系统集成。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包括售前、售中和售后全流程的。如在售前,我们通过仿真、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给客户提供最佳的方案;售中,我们结合物联网技术感知设备运行状态;售后,我们支持远程运维。”

在卓序看来,如果说上一个十年,是电商推动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的十年,那么未来十年,则是智慧物流变革传统生产模式的时代。

“除了应用于电子商务、快递物流、服装、医药、烟草、新零售等流通领域外,下一步,公司希望能在智能制造的应用方面开拓新的战场。”具体而言,卓序将目光聚焦于对新能源和半导体工厂的自动化物流装备改造上。

以公司产品在半导体领域的落地场景为例,卓序表示,无尘车间对洁净提出了极高要求,这就要求德马打造出一套“无尘”的物流系统。“现在多数系统还依赖国外进口,我们正在积极攻克技术,应该说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。”

谈及智慧物流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,德马则展现出了更大的“野心”。“我们不光要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我们的输送仓储设备,还要尝试研究新能源工厂当中的专用设备。二者看起来相去甚远,其实很多设备的基础架构和底层原理都是相通的。”

做了很多年“引进来”工作的德马科技,也在加速迈开“走出去”的步子。公司在罗马尼亚、澳大利亚等地均设立了分支机构,并在印度和越南市场建立了本地化的销售和项目支持团队。以标准化、模块化的产品体系,来适应全球销售、运输、现场安装、售后服务的特点和要求。

今年上半年,德马取得了万邑通德国、Shopee、亚马逊日本等多个智能物流项目,至今已积累了近200家海外客户。

回忆起1998年去北京参加第一届中国物流技术展览会时的场景,卓序觉得犹在昨天。“当时也是有人采访我,我说虽然我们现在规模还很小,但未来一定能领跑中国物流,做出外国才能做的设备。那时候他们都笑我吹牛。”

在如今这场时隔20多年的采访中,卓序重新向记者描绘了自己的梦想:“如果有机会,我想要办一家中国物流博物馆,把物流的发展史、设备迭代的过程和今天中国物流取得的成就都放进来。”

而这,仿佛就是对多年前那个“中国难道造不出先进物流系统”的遥遥回答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